身為爱乐者,您手上有多少套「贝多芬九大交响曲」全集?就算没买过全集,信任您从唱片架上寻觅一番,必定也能凑出一整套。但是即使您满意对贝多芬了解到不能再了解,Jan Willem de Vriend指挥尼德兰管弦乐团的North Star Record SACD版也不能错失,即使是了解的贝多芬,在细心讲究下,两百岁的音乐仍然歷久弥新。
听贝多芬九大这麼重要吗?假如我说听贝多芬九大交响曲能够延年益寿,有助健康,您大概不太信任,因為连写曲子的贝多芬都英年早逝,活不过六十岁,比起遭受浪漫乐派的舒伯特、孟德尔颂、萧邦、舒曼,贝多芬算命比较长的,但听贝多芬九大的确和延年益寿不要紧。那咱们何须这麼注重贝多芬九大?早满意有全集录音在手,何须再多收一版?唉,听唱片便是这样,唱片架上尽管满意满载,到了唱片行看到美丽的包装,就不由得猎奇想听听内里的音乐,这如同有人说女性的衣橱裡总是少一件衣服,唱片保藏也是这样,相同的曲子,相同的曲谱(其实版别仍是有差,未必相同),不同的人指挥,不同的乐团,不同的录音,总是能让人听出新意。
贝多芬九大交响曲市面上终究有多少套?说实在的,十支手指头拿出来还不行算,好版别也多如过江之鯽。老大师有福特万格勒、孟根堡、托斯卡尼尼、华尔特、克伦培勒、老克莱巴,黑胶唱片全盛时期有卡拉扬、伯恩斯坦、贝姆、汪德、邓特泰许,新年代阿巴多接掌柏林爱乐时录了一套,换上拉图当总监,又录了一套,早年卡拉扬掌兵符,就带著柏林爱乐录了三套,而卡拉扬在此前满意与EMI录过贝多芬九大。彷彿乐团不纷乱贝多芬九大的洗礼,就不能成果大器,当年简文彬回国接掌NSO,练兵相同用贝多芬九大,先把大师著作好好磨光,才干进入浪漫,当年NSO的生长与蜕变,靠的也是贝多芬,您说,听贝多芬九大,重不重要?
所谓英雄所见略同,当年简文彬回国接掌NSO,用贝多芬磨鍊乐团的根本功夫,Jan Willem de Vriend在2006年接掌尼德兰管弦乐团(Netherlands Symphony Orchestra),几年内带著乐团把贝多芬九大悉数录製结束,不单纯后果為了商业录音,意图也是要把乐团的根本功夫练好。為什麼是贝多芬?莫非巴赫、海顿、莫札特不能吗?
单纯就独奏这件事,的确巨大的著作都能够磨鍊乐团,但贝多芬很特别,这位音乐冒失站在年代的中心,在贝多芬之前,古典的架构蔚成风气,奏鸣曲结构牢不可破,贝多芬秉承了维也纳的正统,穿著质朴的古典外衣,写下九首交响曲,但是这九首交响曲的内容却藏著新年代的语法,把音乐从普世价值的、群眾的,转化為个人的、情感的,这种音乐写作的立异,包装在古典的旧衣服上,纷乱时刻的焠炼,越磨越亮,终於,贝多芬成了古典的「最终一人」,也成了浪漫的「榜首人」,一位巨大的作曲家终结了古典时期,一起敞开了浪漫的风潮。所以,用贝多芬练兵,能够从古典与浪漫的中心点,向前仰视海顿与莫札特,向后则可赏识孟德尔颂、舒曼、布拉姆斯。
赏识九大交响曲份量虽重,但要当务之急破解这九首交响曲的音乐暗码?早年在黑胶年代,有些人从榜首号听过去,渐渐摸熟,不过CD年代一般会把交响曲「混搭」,Jan Willem de Vriend也是如此,一套六张CD摆放次序如下,CD1是第四与第六,CD2是榜首与第五,CD3是第七与第八,CD4是第二,CD5是第三 ,CD6是第九,看来咱们不谋而合把第九号「合唱」当作最难的标题,摆在最遭受,但是对一般听眾而言,第九号反而是最了解曲子,消耗人人都会唱。所以买了这套Jan Willem de Vriend版的贝多芬九大,不用跟著CD编号听,想听哪一首就听哪一首。